經濟學界關于一國環境質量與人均收入水平提升之間相關性有一個猜想,認為在經濟發展中存在一條先破壞后治理的曲線。若以橫坐標代表人均收入水平,縱坐標代表環境質量,便會描出一條“倒U形”曲線。這條曲線是由美國經濟學家格羅斯曼受庫茲涅茨的研究啟發提出的,也稱“庫茲涅茨倒U形”。多年來經濟學界圍繞這個猜想的實證研究結論歧義雖然很大,但卻無法否認一個基本事實:幾乎所有的先行工業化國家,都走過一條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而幾乎所有自污染與環境惡化到治理并實現增長與環境“雙贏”的轉折,多半都發生在人均收入達到發達經濟體的“門檻收入”前后。這個“門檻收入”是由世行提出的,zui初(1987年)是6000美金,現時當不低于12000美金。
略為回首我國以往十多年尤其是近幾年以來在經濟增長和環保方面的進展,則不難感悟到,在發展與環保雙贏方面,我們對于“后發優勢”的利用實在不足。很多地方做得并不理想。二三十年前我們就認識到,環境方面不能走老路,先破壞后治理,要走出自己的新路子!然而多年后回頭來看,我們實際上所走的,恰恰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今年以來,我國發生了多起嚴重的環境污染安全事故,各種企業非法排污造成了嚴重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給老百姓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不方便,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安全隱患。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對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天更藍、樹更綠、水更清”成為人類共同的心聲。發展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而要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環境保護的關系,保持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方針。
日前閉幕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環保專家指出,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根本在于轉變發展方式。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真正樹立生態環境在人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基礎性地位,大力發展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的新興產業,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在產業的布局和調整當中,努力做到規劃先行,真正把環境建設作為推動科學發展、有效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
環境問題是中國21世紀面臨的zui嚴峻挑戰之一,保護環境是保證經濟長期穩定增長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前提。環境問題解決得好壞關系到中國的國家安全、形象、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及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環境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關于保護環境、懲治污染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讓群眾看到了希望,也給了自然環境“喘息”的機會。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福祉。喝上干凈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呼吸清潔的空氣,是社會的共同期待。保護生態環境,人人都是參與者,*以此為施政目標,企業以此為天然責任,公民努力養成更加環保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生態環境必然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