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水資源的日益匱乏,海水淡化將成為未來海島淡水資源開發的,成為沿海地區解決供水不足的重要途徑之一,海水淡化技術創新也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關注。對一個淡水水資源短缺城市來說,淡化海水雖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總會受諸如所處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必須綜合考慮適宜海水水源的距離等因素。
成本方面,由于淡化技術的復雜性,成本要高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利用成本。阮國嶺表示,在范圍內,彌補價差有兩種手段,一種是提高水價,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第二種是財政補貼,的多數國家都選擇了后一種方法。我國到目前為止仍致力于推進海水淡化的“市場化”,始終不見市場準入和水價補貼的真招,嚴重制約了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資金投入方面,社會資金的投入始終追逐的是“有利可圖”,而由于目前我國海水淡化項目產能閑置的問題較為嚴重,淡化水得不到充分利用,吸引社會資金的投入更是天方夜譚。因此在面臨水資源總體不足、水污染嚴重、半數城市地下水不達標的情況下,“*不能再羞羞答答了,應該在海水淡化方面加大作為”,阮國嶺強調,淡化水作為戰略儲備水源,能夠有效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及提高水質,國家應將其放到一個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海水淡化技術,日產淡化水7000多萬噸,并以10%—30%的年增長率攀登,其中約80%用于飲用水。世界海水淡化產業市場年成交額已達數十億美元。英國廣播公司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的市場價值到2015年將增至55億美元,對各國海水淡化企業來講是一個機遇。目前,大型海水淡化的主流技術主要有三種,分別為多效蒸餾法、多級閃蒸法和反滲透膜法。
在16世紀,人們就開始嘗試在海水中提取淡水,起初是將海水加熱產生水蒸氣,冷卻凝結就可以得到純水,這是海水淡化技術的開始。目前,大型海水淡化的主流技術主要有三種,分別為多效蒸發(MED)、多級閃蒸(MSF)和反滲透(SWRO)。
目前,海水淡化已成為中東各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美國、新加坡等國家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隨著水資源匱乏對人類的困惑日益加重,海水淡化將成為未來海島淡水資源開發的,成為沿海地區解決供水不足的重要途徑之一。“向海洋要淡水”儼然已經形成了方興未艾的產業,未來幾十年內海水淡化市場將有近千億元的商機。伴隨著海水淡化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工程投資加大,海水淡化工程的規模在不斷擴大。